
荣成市中医院的简介?
荣成市中医院是一家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三级甲等医院。它与山东中医药大学、长春中医药大学有临床教学合作,同时也是北京安贞医院、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的协作医院。
荣成市中医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专科——针灸科,它被定位为威海市首批的重点专科,尤其在偏瘫治疗方面独树一帜。该科室采用独特的头针疗法,结合中药,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显著,这一疗法的影响力甚至超越国门,曾由中央电视台用七种语言向全球20多个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。
荣成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,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,山东中医药大学、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,北京安贞医院、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协作医院。医院成立于1982年12月,2004年4月迁至荣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。
提升服务效率,努力实现医患、护患关系的亲近无间,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服务。在管理模式上,荣成市中医院更是走在了前列,他们打破传统,实行成本核算绩效工资制,以保证服务质量的优质、技术的精湛、管理的严谨和费用的合理。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医院对患者体验的重视,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准。
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作者简介
黄帝内经文献研究的权威专家张灿玾,字昭华,出生于1928年7月,山东荣成人,中共党员。他自幼受祖父与父亲的熏陶,投身中医医学。1959年在南京中医学院研修班毕业后,他在山东中医学院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,担任过系主任、教务处副处长以及院长等职务。
黄帝内经的权威解读者,张登本教授,是一位出生于1944年的杰出学者。他身兼多重身份,不仅是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的领军人物,还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博士生导师。作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,张登本享有政府特殊津贴,这体现了他在《内经》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。
张成博,男,1961年生,汉族,山东济南人。2000年获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,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山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等职。他长期从事中因临床文献、中医医史以及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相关性研究。
《黄帝内经》又称《内经》,相传为黄帝所作,因以为名。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,作者亦非一人,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。正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所指出的那样,冠以“黄帝”之名,意在溯源崇本,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。实非一时之言,亦非一人之手。
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》的作者郭霭春简介如下:基本信息:郭霭春,字瑞生,1912年出生于天津,是我国著名的医史文献学家、中医学家、史学家、诗人。荣誉成就:曾多次荣获国家研究生优秀教师号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,被誉为中医文献总结研究的一代宗师。
他还擅长音乐,能制作乐器,研究日影,展现了多方面的才艺。目睹百姓因疾病受苦,他决心投身医道,四处求学,精进医术。黄帝为了救治百姓,将他尊为导师,两人一起探讨医学,许多《黄帝内经》的内容都源于他们的问答交流。作为最早被文献记载的医者,岐伯这一名字最早出现在《黄帝内经》中。
张灿玾的人物小传
〖One〗、张灿玾,1928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下回头村,自幼便在家族的医学传统中成长。1943年起,他跟随祖父和父亲研习医术,开始了他的医学之路。1948年,张灿玾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涯,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。
张灿玾侵晓闻鸡舞,灯下笔耕勤
在乡间行医十年,张灿玾深深理解到实践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,他认为医生的成长离不开临床,文献研究更是如此,他的行医经历为后来的文献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年,张灿玾参加了区医药联合会。1952年春,他奉调参加县防疫队,承担反细菌战任务,时值俚岛区峨石山村麻疹流行,县防疫队派张灿玾等两人前往救治。经调查,全村约百名儿童患麻疹,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治疗,患者无一例死亡。张灿玾临证系继承祖业,不分内、外、妇、儿,皆能应诊。
本文来自网友自行投稿,所投稿文章内容并不代表898信息网立场,创作不易,如若转载,请注明文章出处:https://www.898s.com/a/show-16823.html